问津

自有明月照山河

《Paperman》影评:爱情咸蛋黄

  最近常用的一个词汇叫做“模式匹配”,它是一个数学概念,也是一个心理学术语。该怎么形容它比较贴切呢?

  心理学中的模式匹配,就是一种【不假思索的情感反应】。例如,一提到旧社会,就联想到“万恶”,一说起日本,就愤恨地咒骂“鬼子”,一听见鲁迅这个名字,心里便出现一个文学旗手的形象。模式匹配并不好,不仅是由于它让人思维懒惰,还因为它太没有人情味儿。

  你看,电影《纸人》,如果要形容男女主人公的偶遇,中文有一个词再合适不过:邂逅。邂逅,多美的一个词儿阿!应该是出自《诗经》。其实出自哪儿并不重要,你看到这两个字,仅是字面,就好像带有天然的浪漫气息。感性上,我更愿意由衷赞叹,赞叹汉语特有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美感。如果从理性思考的角度出发,分析“邂逅”这个词的模式匹配,讨论自我认同的问题,一切就索然无味。

  我们习惯索然无味。但是看过《纸人》,你应该也有所感慨。倘若生活是白馒头,那么爱情,便是咸蛋黄。

  其实我们都是纸片人。美帝更强大一些,所以它是纸老虎。纸片人的世界里,有用两个大鼻孔瞪人的上级领导,有来去匆匆的地铁公交,也有三餐四季、雨露风霜。只是,组成生活的这些元素都太单薄,缺了厚度,缺了色彩,缺了一点冲动。有人说,《纸人》让他看到爱情的巨大力量,爱情给人勇气。其实不然,力量和勇气,最终都源自于自己的内心,然而爱情催生出的,恰是一种冲动,一种原始本能。我们可以凭借这股冲动打破常规,唤起很多意料之外的潜能——忽然乘风起,扶摇而上九万里。

  不太好形容,可以参考物理老师讲的“惯性”。我理科奇差无比,但初中课堂上,老师说的那句“惯性不是力”,使年幼的我猛然抬头、倍感惊奇,至今记忆犹新。

  这是写奥斯卡历届最佳短片的第二篇。动画短片之前看过不少,唯有《纸人》,是电影本身打动了我,让我产生了那种不吐不快的感情。

  去尝尝吧。希望你也拥有一颗软糯可口的咸蛋黄。

评论

热度(18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