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津

自有明月照山河

狗尾续貂不等于一塌糊涂——为《老师·好》一辩

  首先我承认,电影的后二十分钟确实大煞风景、莫名其妙,甚至存在把价值观念带跑偏的嫌疑。但是,这不是《老师·好》仅有6.8分的理由,更不是衡量这部电影优劣的唯一标准。

  我可否暂且停留在表面上——不着急去讲电影中的体制问题?请大家请环顾四周,看看身边有多少人,近处的风景还没看清,便“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了”。我认为,动辄从大处着眼,一上来便试图分析所谓深层原因,这恰是急功近利的心态,是肤浅的表现。听惯了“抓主要矛盾”和“看本质问题”,我现在反而更愿意审慎地停留在“表面”,带着敏感、诚实的眼光去慢慢考量,尝试更多的用理性精神看待事物。

  《老师·好》展现时光流逝的手法如何?我觉得好。影视艺术,时空高度自由化。创作的过程中,电影里的客观,可以导演的主观意识为转移。别小看这点“寸劲”,它需要花费很多功夫来实现精准拿捏。在《老师·好》这部电影中,时间线清晰明朗,以教室门牌的三次变换为点,以关键道具、场景设计和小事件串联为线,以矛盾的发展演变为面,点线面浑然一体;高中三年的叙事时间,压缩在两个小时的影视时间内,既不突兀生硬,也不冗长拖沓,说明了什么?说明《老师·好》的故事线饱满完整,说明电影把常见的题材和事件拍出了新意。

  再看“浅层矛盾”的处理。无非是,老师与孩子们之间的矛盾,因为彼此了解日益加深,最终随时间化解了,也就如此吧?然而细看之下,还有些东西值得拣出来谈谈。例如,电影中的女孩儿关婷婷,不满洛小乙与安静之间的亲密关系,造成了严重地“小团体内部矛盾”。再如,到电影后半段,老师与孩子们之间,由原来“彼此较量地冲突”,转化为了“彼此关爱和理解地冲突”。老师一心想让孩子们抓紧时间,努力学习,而孩子们对老师产生浓厚的感情之后,却偷偷组织文艺活动,背着老师进行排练,只为了赢回第一名的奖杯,给老师找回原有的荣誉。他们甚至不惜在晚自习期间集体离校,连夜找到了老师丢失的自行车。可以说,《老师·好》里几乎处处有矛盾,矛盾处处发展演变、悄悄转化。

  在饱满的故事、对立统一的矛盾之中,人物形象又很鲜明地立了起来。这难道不是尤其好吗?不同于以往的师生片,不同于经典的《死亡诗社》,苗老师这个形象不是特立独行的,相反他十分传统,毫无新意。电影一开始,通过一场点名戏,就将他一言堂、古板封建、严肃过头的毛病抖落出来,而后又通过系列事件,全方位展示这个老师极要面子、自以为是的特点。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形象,一个典型的“体制符号”,却最终与孩子们惺惺相惜、知己知彼。我觉得,这中间的反差色彩更具有戏剧性,展现出来的师生情谊也更为浓厚,回味悠长。

  以上,仅是“打点”,均没有详细展开论述。以上,均是这部电影的粗浅表面,普通人都能领会到。一部国产电影,商业价值和艺术特色兼具。在剧情、人物等关键方面,谈不上出类拔萃,起码没有明显的硬伤。请问,它凭什么不够7分?

  好,说回人们更关心的的“体制问题”和“价值取向问题”。其实我认为,“体制”与“价值取向”,是一个问题的两面,不能完全割裂开。首先,中国的教育,历来饱受诟病,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。其次,任何国家的教育体制,都必先立足于本国基本国情。中国教育体制与外国教育体制,本就有显著差别。这里,以《死亡诗社》为例。坦白说,《死亡诗社》是近年来为数不多的使我落泪的电影。基廷老师这个人物,在影片开头就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存在。他教给学生的是梦想与自由,是不断反抗,不断挣脱,不断向僵化的体制宣战,向一切阻碍自由的事物宣战。《死亡诗社》是理想精神与浪漫主义的史诗,是对于生命意义的探讨和思索。基于此,这部电影,势必引起观众广泛的共鸣、深刻的共情。而教育模式、师生情怀,更像是电影的载体,是一种细化、具体的表现形式。看完《死亡诗社》,满腔的热忱倾泻到何处?答曰,倾泻到实处。所以,它所带来的对社会环境和体制的反思,自上而下,裹挟着大众极高的关注度,就显得非常有力,发人深省。

  反观《老师·好》,在体制这个敏感问题上,态度似乎有些暧昧了。用阶级的话讲,叫立场模糊,意志不坚定。要是在辩论场上,一定会被对方辩友扣上“避重就轻”“顾左右而言他”的帽子。尤其是最后二十分钟,MV一样的败笔,直接把态度从暧昧拽到了谄媚。关于这点,我有三句话。第一句话,斗争的形式不同,不代表没有斗争。《老师·好》怎么没有表现对体制的抨击了?尖子生安静,眼看老师蒙冤受屈,一路骑车,跑到县长那里去“告状”。虽然没脱离“官为民做主”的窠臼,但起码表现了学生敢于维护公平、直面现实的正义感。苗老师本来拿到了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录取通知书,离梦想一步之遥,却因家庭成分不好,不能踏入大学校门。在那样一个病态的社会里,他只有选择成为一名老师,寄希望于学生,由他人代自己完成夙愿。这时候,电影台词引用儒教的“士不可以不弘毅”,就非常微妙。两千年来,这话既是文人的精神力量,又是莫大的现实讽刺。退,该退往何处?再退,就是老庄。回顾历史,苗老师是一类人的代表;再看当今,多少人让孩子活成了“自己的后传”。是的,现实是盘根错节的。相比较而言,《老师·好》这部电影,是以曲尽人情的关系,尤其是师生之间的深刻感情,自下而上,委婉表达对体制的控诉、自身的伤痕。隐含,不等于没有。

  这句话说的,真够长的。那剩下的,就这么一列,意思意思。第二句,反面典型,也是典型。《老师·好》作为一个切口,暴露出中国教育体制的诸多问题。其社会意义在于,让人们有角度窥见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,促使人们从历史的视角出发,重新审视那些“不假思索的成见”,反思教育问题的复杂性。在中国固有文化环境和传统道德语境中,师生关系绝不仅是师与生,而更像是父与子。我们从小就知道要“尊师重道”,“一日为师终身为父”的说法更是耳熟能详;但是类似言语张口就来的同时,却从未曾对其合理性进行思考。我想,如果《老师·好》在这方面,能对盘踞在国人脑中几千年的伦理基础产生哪怕一点点的撼动,也算大功一件。站在这个角度,一切文艺创作都应该理解“百花齐放”之微言大义。

  第三句话是什么来着?

  对了,是上升到道德层面,我们应当接受“不一致”。因为一切不一致,都是“合乎情理的不一致”。

  最后向高中时代致意,向每个人殊途同归的青春致意。愿桥都坚固,隧道都光明。

  

  附记:看完《老师·好》,十分想念。想念那些在人生关键路口,为我指点迷津的老师。如果没有这些优秀的老师,我无从成其为今天的我。谨以此文致谢恩师。

评论(4)

热度(85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