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津

自有明月照山河

《钢琴师》影评:不得不看的二战经典纳粹题材电影

  三年前,我第一次对电影产生触碰的念头,是因为这部《钢琴师》。前几天,父亲让我给他下载几部谍战、战争片,鬼使神差,我又以拉片的速度,非常缓慢的重温了这部电影。

  倘若抛弃对历史、战争和人性的反思,我们谈这部电影的时候,究竟在讨论什么?看了热度第一的长评,只感觉他有些激进。根据真实事件改编,绝不意味着缺乏个人情感和艺术表达。一切都需要细化,但是细化,并非对框架结构和整体认知的模糊化处理。从语言文字到影像,是一个跃迁。科技发展到今天,人类文化载体的更迭速度实在太快,以至于我们不得不研究,作品的内容如何跟上形式的步伐。甚至,某种程度上,内容是向后看的。它不停地回望过去,向原点回溯。

  滚落在地上的一罐蔬菜汁,漆黑的皮靴,笔挺的军装,整齐分明的油头。当一个受尽苦难、苟且偷生的犹太人,迎面撞上年轻的德国军官,他的内心是多么剧烈的情感波动?那一场戏就是全片最精彩的部分,值得一遍遍看、单拎出来说。不动声色的细节是打动人的。战争中,太多无辜的生命转瞬即逝,死亡已经超越麻木,成为了一件疲惫不堪的事。即便如此,之于每一个个体而言,生死仍是最大的悬念。从人文关怀地视角出发,生命至上,人性至上。电影里,犹太钢琴师席普尔曼的生命随时可能戛然而止,全在德国军官的一念之间。与大背景渲染的气氛结合起来看,这是一种怎样的对比?所有力道,凝结在一个点上,叫人恨不得一帧一帧地去审视镜头,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,包括人物面部最细微的神情。正是得益于细化,得益于冷静沉着的叙事,得益于感情的克制,这部电影的戏剧张力才会如此震撼人心。

  但是,不能忘记,一味追求细化,只会让人迷失。我们需要认识整体,认识所谓各种各样的“主义”。看到年幼的孩子,为路边年迈的乞丐投一枚硬币,心头要有暖流涌动,大脑也要思考“人初性善”的概念。我说的,就是这个意思。

  像席普尔曼的生存箴言“走路,不要跑”一样,波兰斯基深谙此道,他回避一切控诉和煽情,唯一将感情推向高潮地,是音乐。谈论这部电影,最好的部分,还是音乐。万念俱灰、暗无天日的至暗时刻,活下去,已经成为了全部。但席普尔曼不同。除了最原始的求生欲,他还保留了对音乐的热忱。不知道你发现没有,在这个维度上,音乐,就是生命。故土沦丧、战火纷飞、硝烟弥漫,席普尔曼东躲西藏,衣不蔽体,食不果腹。每每绝处逢生,支撑他如此顽强的活下去的动力,到底是什么?答案是音乐。

  如果动辄轻言战争,只能说明,你未曾见过硝烟。这句话,一语中的。

评论

热度(22)
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