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津

自有明月照山河

《西虹市首富》影评:放的什么屁?

  电影本身是无需多作评论的,一个“滥”字足矣。

  16年刚步入南艺,影视策划课上,老师与同学们讨论电影《驴得水》。《驴得水》是一部复杂的电影,值得圈点之处不少。那时候没写,现在就没有抓手,只记得一些特点:话剧化、演员演技扎实、黑色幽默。然而,自《驴得水》之后,我注意到的电影,《羞羞的铁拳》《李茶的姑妈》,包括这部《西虹市首富》,彻底沦落为节庆档的爆款娱乐片了。

  去年,制片概论课上,老师带我们做国庆档的票房预测。没有大数据分析,也没有严谨细致地研究,只是一个粗略评估。课上,我听到这样一种声音:开心麻花出品,必属爆品。故而,预测结果,《李茶的姑妈》首日票房、首周票房和总票房占比,都高一些。无可厚非,商业片要追求“爆”,“爆”总比“凉”好吧?

  但是,还要立牌坊,就不能忍。有人说《西虹市首富》喜剧外衣之下是无尽的黑暗,是对现实深刻的讽刺,那是放的什么屁?一个穷屌丝,为了继承三百亿遗产,在一个月内想尽办法花光十亿人民币。电影讲的,就是这么个事。一听就倍感浮夸荒诞的故事,还要条分缕析,挖掘所谓“内涵”和讽刺意义,简直是吃饱了撑的。

  电影男主角王多鱼投资夕阳产业,一不小心赚了一个亿;购买荒废地皮和烂尾楼,烂尾楼变学区房,挣了十个亿;花一千万,买一场足球赛,差点得到一个亿的捐赠款。他想方设法,试图一个月内把十个亿败坏光,好继承那三百亿,结果却发现怎么都败不光。以上,说明了什么?按网友们的逻辑,这就是资本的罪恶。只要有一百万启动资金,你也可以成为百亿富翁。

  脑子瓦特了?

  且不论,电影的夸张剧情是否有悖于常识;且不论,网友的想法是否符合商业规律;且不论,这部电影本质是什么。要探讨价值观念,是不是首先应当建立在大多数人能理解的一个合理的区间内,而不是以“天上掉下来三百亿”做开头?我是说,电影本身商业模式和喜剧元素设定,就不是让你来解读它的社会意义的。什么俗不俗、戳没戳到当下社会的痛点,包括是否传达了正确的价值观念——纯粹扯淡。

  有钱能使鬼推磨,这句话,是讽刺。《西虹市首富》里一夜暴富的王多鱼请王力宏唱歌、包揽全城的烟花爆竹、一掷千金买下巴菲特的午餐,这些不是【讽刺】,只是【展示】。只要有了钱,甚至能让现实世界不存在的鬼来为自己干苦力。一虚一实,极言不可能之事,却又如状目前。几分轻薄哂笑过后,方觉辛辣刻骨,这才是讽刺。电影讽刺了什么,我不知道。它只是展示了部分暴发户的生活,展示了带有病态色彩的社会一角,还是以一种完全脱离实际、不着边际的手法。哦,这里插一句,和《阳台上》对起来看,那个是有深度没故事,这个是故事说明白了,没一点深度。

  可别再说“接地气”“老百姓喜闻乐见”这样的话了,类似的论调,只能针对这部烂片中的笑点,就是逢年过节,图一乐呵。我们老百姓的审美水平,没这么低。

  某些评论就不愿多说。例如,“《西虹市首富》传达的是让你好好赚钱,是正能量!”...拜托,电影是教你认真工作努力赚钱,还是教你在家坐等三百亿,弄清楚这个问题再讲话,不好吗?

  总的来说,《西虹市首富》被骂,是应该的。作为喜剧片,搞笑的桥段、手法,粗鄙低俗。作为黑色幽默片,被过度解读的内容,看似深刻,实则空洞,甚至奔着反方向跑了。二者结合,形式与内容相去甚远,不知道放的究竟是个什么屁。好了,最重要的话放后面。烦请大家不要再黑学者专家了,请叫他们公共知识分子,别叫“公知”。这人骂的,太难听。

评论(9)

热度(56)